三阳AF 50mm f/1.4 FE镜头(PhotographyBlog):
·三阳AF 50mm f/1.4 585克,总长9.77cm,作为一支标准定焦镜头,这体积不小。相比索尼自己的FE50mm f/1.8和FE55mm f/1.8ZA要更大更重。镜身和卡口都为金属,做工优良。
·电子对焦环,不可以全时手动对焦。采用内对焦设计,前组镜片在对焦的时候不会转动。
·在A7RII上对焦相当快,平均对焦时间约为0.25秒。基本没有遇到拉风箱的情况,对焦在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准确。对焦声音比较大,因而不太适合视频拍摄。
·在测试中色散较为明显
·全开光圈暗角较为明显,收到f/5.6的时候基本就不见了
·有9片光圈叶片,焦外不错
·f/1.4下的锐度有些让人失望,f/2的时候可以接受,在f/2.8和更小的光圈表现出色。边缘画质在f/5.6-f/11的时候比较好,但是不如中心。
·这是一支价格相对低廉的标准定焦镜头,在这基础之上,(镜身)用料还比较足。虽然对焦很快,但是不能全时手动对焦,对焦马达的噪音也比较大。作为一支f/1.4的(自动对焦)镜头,其售价是相当低廉的,但是全开光圈画质有些让人失望。如果不追求大光圈,可以考虑FE50mm f/1.8(小编:话是这么说,实际使用了两个月,对焦实在是慢,要慎重考虑),FE55mm f/1.8ZA价格稍高,但是画质更好,FE50mm f/1.4ZA光圈一样大,但是价格是感人的1500英镑。
适马150-600mm f/5-6.3 DG OS HSM Sports(Photozone):
·全金属镜身,“专业级”的做工。腾龙的同规格镜头不到2Kg,适马是2.86Kg,手持拍摄最好有麒麟臂。在600mm端,镜头会显著伸长,但在这个时候伸出的镜筒没有任何晃动。
·变焦环任何焦距都可以锁定,变焦时的阻尼有些大,考虑到其沉重的镜组,这是正常的。对焦环手感良好。
·其光学防抖具体的补偿效果适马官方并没有公布,在我们的测试中,它大概能够补偿约3档快门速度。不像腾龙的150-600mm,适马的防抖系统在最长的600mm端依旧表现良好。
·这支适马在整个变焦范围内都呈现的是枕型畸变,直到450mm其畸变数值都在0.3%附近,虽然在600mm端数值稍大(0.6%),但是依旧属于可以忽略的范畴。
·全开光圈暗角在150mm的时候较为明显(1.8EV),600mm端有所改善(1.47EV)。暗角在f/8的时候低于1EV,在f/11的时候基本消失(除了600mm)。
·150mm的中心分辨率出色,随着焦距的变长,分辨率会有所降低。但是,即便是在600mm端,全开光圈,中心和稍微靠外的区域锐度都相当好。在150mm和600mm的边角画质不那么出色,但是在这之间都相当不错,在300mm最好。
·色散在150mm至300mm控制地非常好,在这之上,要稍微差一点,不过不明显。
·焦外不错。
·轴向色差并不明显,即便是全开光圈。
·适马几乎在每一方面都强过腾龙的同规格镜头(包括出色的防抖系统)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,(如果能接受其重量、体积的话)我们认为适马是值回票价的。
索尼FE70-300mm f/4.5-5.6 G OSS(ePHOTOzine)
·不轻也不小,镜身做工相当好,变焦环相当顺滑,但是阻尼比较大
·最近对焦0.9m,最大放大倍率0.31倍,在同规格镜头里算是出类拔萃的
·对焦非常快,允许你追踪高速移动的物体。但在这方面,单反依旧有其优势。镜头的防抖系统效果出色。
·70mm端全开分辨率出色,在f/8画质最佳。全开边角画质不错,f/5.6达到最佳。
·在135mm端,从全开到f/8都不错,f/11的时候最佳。全开边角画质不错,在f/8达到最佳。
·200mm端的分辨率有下降,全开中心画质不错,在f/8达到最佳。边角画质尚可,在f/16达到最佳。
·300mm端和200mm端一样,中心画质不错,在f/8达到最佳。边角总体来说都比较软。
·色散控制不错,在画面中央基本没有色散。边角部分,在70mm有肉眼可见的色散,135mm控制得非常好,在这之后,随着焦距的变长,边角色散会进一步恶化。
·整个变焦范围内都呈现的是枕型畸变,70mm +1.98%,135mm +2.15%,200mm +1.61%,300mm +1.16%。
·售价1099英镑,同类镜头里面算是相当高的,价格和佳能的EF 70-300mm f/4.5-5.6 DO IS USM(972英镑)、EF 70-300mm f/4-5.6L IS USM(1029英镑)接近,相比尼康70-300mm f/4.5-5.6 AF-S VR的429英镑要高出不少。
·优点:总体来说相当不错的分辨率;画面中央的色散不可见;广泛的用途;防抖系统;做工优良;原生E卡口唯一达到300mm的镜头
·缺点:随着焦距的变长,边角画质恶化;边角色散严重;价格高
来自:相机入魔